“我們這個項目將企業原本分散的倉儲物流需求集中起來,通過智能物流技術幫助企業降低倉儲物流成本,提高物流效率和服務體驗。”11月8日,新興·京東(聊城)數字智能物流港項目負責人王國吏告訴記者,作為京東集團在山東省與當地政府合作的第一個現代化、智能化、數字化的綜合性物流中心,該項目預計今年年底建成,可帶動就業5000余人,穩定運營后,年可創造產值超2億元。
今年以來,東昌府區嚴格落實“制造業強市”戰略部署,以新能源汽車及零部件、軸承及保持器、新一代信息技術、智能制造等八大制造產業為重點,一手抓傳統產業轉型升級,一手抓新興戰略產業培育,扎實推進“制造業強區”建設,助力全區經濟社會實現高質量發展。
激光裝備屬于裝備制造行業的精密加工產業,位于嘉明經濟開發區的嘉明激光智造產業園項目是省級“氫進萬家”試點工程,建成后將成為全省一流的激光產業聚集平臺。“園區聚焦全方位服務,與高校及科研院所合作,共建產學研協同基地,打造全產業鏈園區。目前,已經引進中林數控、中脈科技等4家企業。”嘉明經濟開發區相關負責人郭瑜介紹。
東昌府區按照“大項目支撐、集群化推動、園區化承載”的發展思路,以高端高質項目引領產業轉型升級。實施傳統產業智能化技改三年行動,全區2個項目列入省技改重點導向目錄,1個項目獲得省級“技改專項貸”,技改項目投資穩步增加。持續推進產業鏈條式發展,實行“鏈長制”實體化推進機制,印發實施《2023年制造業強區建設和產業鏈鏈長制工作要點》等文件,圍繞八大重點產業鏈,發揮鏈長牽頭抓總作用,不定期開展“巡鏈”“診鏈”活動,解決產業鏈“斷點”“堵點”問題,形成了上下一體推進、部門協同攻堅合力,確保了傳統產業智能化改造、數字賦能應用、重點項目建設等各項任務落地見效。
新興·京東(聊城)數字智能物流港項目的城市物流數據大腦采用5G、物聯網、云計算等先進技術,通過人、車、貨、場數據采集,沉淀城市物流信息資源,打造聊城智慧物流創新和物流網絡升級;立海智能化禽產品加工基地項目加工車間引進2條國際領先的全自動肉鴨加工流水線,對從卸車、脫毛、宰殺,到分割、分級、包裝的整個工序流程實行全智能化控制,大幅提高了生產和能源資源利用效率;華為賦能中心完成60家企業數字化診斷,8個重點項目完成交付驗收工作,新增創新中心合作項目20家。東昌府區積極推進5G基站建設,新建5G基站50個,累計達到1682個。培育了省級數字經濟“晨星工廠”8家,省級“數據賦能”優秀產品企業4家,省級DCMM貫標試點企業7家;市級智能工廠2家、數字化車間1個。
優質企業加快成長,離不開政府的幫助和支持。東昌府區實施“育苗扶壯”培育行動,建立了“專精特新”“單項冠軍”“小升規”企業培育庫,加強了精準指導。搭建企業交流平臺,促進上下游協作,舉辦了全省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調研座談會、全國“促進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全國行”暨聊城市工業企業數字賦能大會等活動。培育了國家級綠色工廠1家,省級“專精特新”企業21家,為歷年新高;省級瞪羚企業4家,省創新型中小企業30家,省新材料領軍培育庫企業1家,省級“一企一技術”研發中心2家、市級3家;市級智能工廠2家、數字化車間1家,市級工業綠色園區、綠色工廠2家、綠色設計產品1家;推薦9家企業申報國家級人才工程,申報人數為全市第一。
此外,東昌府區還制定印發了《東昌府區關心支持服務企業家工作方案》和《東昌府區優秀企業家表揚鼓勵辦法》,各責任部門各司其職逐步落實到位。加強企業家隊伍建設,組織企業家參加了線上線下各類培訓1000余人次。開展干部助企遠航行動,為33家“遠航”企業配備服務專員,“一對一”幫扶企業發展。建立了遍訪規上工業企業機制,做到“企業吹哨、部門報到,有求必應,無事不擾”,為企業提供了全天候“保姆式”服務。
記者 王培源
2023-11-14 16:29:17
2023-11-14 10:31:03
2023-11-13 15:02:40
2023-11-03 08:45:22
2023-11-02 10:15:16
2023-09-15 18:08:33
聊城新聞網 2006-2023 版權所有 聊城市新聞傳媒中心/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
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80030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
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(魯)字第720號
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:18663509279 舉報郵箱:lcxw@lcxw.c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