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銳評
    要聞
    視聽
    圖說
    熱線
    部門
    商城
    縣域
    數字報

    您的位置:首頁>要聞 > 記者直擊 >

    “和美杜莊”搶抓農旅融合新機遇

    來源:聊城日報  2023-11-14 16:30:41
    A+A-
    分享

      “這個人口不足400人的小村莊,一下子火了,原因就是村干部善做‘借’字文章。”11月6日,記者在臨清市新華路街道采訪,該街道負責宣傳工作的呂紹興這樣說。

      呂紹興所說的村,是新華路街道最小的一個村莊——杜莊村。杜莊村只有不到100戶人家,坐落在東宛園的南鄰。在東宛園正式開園之前,杜莊村黨支部一班人“嗅”到了這個千載難逢的發展良機,立即請示上級黨委,規劃建設和美杜莊美食街,得到了新華路街道黨工委、辦事處的大力支持。

      在前往杜莊村的路上,還沒有進村,記者就遠遠看到一個氣派的牌坊,上面寫著“和美杜莊”四個大字。穿過牌坊,就是熙熙攘攘的小吃街了。和美杜莊美食街從村東頭蔓延到村西頭,長200米。別看只有短短200米,卻擁有臨清和周邊地區有名的100多家店鋪的100多種風味小吃。

      和美杜莊美食街共設置120個固定攤位、72個流動攤位,分流引流攤位192個,引入武城煊餅、萬峰燒烤等市內外知名美食100多種。為做好配套服務,新華路街道還設置了杜莊、郭堤、王井三處停車場,增加臨時停車位700多個。

      “從10月1日開始,一直到現在,店鋪經營狀況非常好,國慶節期間掙了3萬多元,現在每天進賬也有六七百元。”武城煊餅鋪老板柴靜說。

      杜莊村黨支部書記尚紅章微笑著介紹:“東宛園從幾年前就開始醞釀建設,因為有堅實的經濟后盾,所以鋪排得也大。整個園區占地500多畝(1畝約合666.7平方米),是以臨清明清市井文化為背景打造的一處綜合性旅游園區。建設之初,我們就看到了這個商機,到了今年東宛園快要開業的時候,我們立即請示上級黨委,建設了這個美食街。如果說我們有財運,那也是從東宛園‘借’來的。”

      “借景生金”的不僅是杜莊村。附近的王井村和郭堤村也積極動員村民參與發展旅游、休閑、美食、娛樂等產業。

      “東宛園的盛大開業,各大媒體都進行了報道,一時間人氣爆棚。和美杜莊美食街也迎來大量客流,不僅增加了村民收入,也轉變了村民思想,開拓了村民的視野,激發了他們干事創業的熱情。僅杜莊村經營小吃店或民宿的村民就有20多戶,杜莊、郭堤、王井三個村350余人依托東宛園和和美杜莊美食街開展經營服務活動,新注冊個體戶86個,接待游客12萬人次,群眾收入150萬元,集體增收5.5萬元。”新華路街道辦事處主任姚強說。

      除了建設和美杜莊美食街,杜莊村還提升了村容村貌,鋪設柏油路面3000平方米,硬化路面6000平方米,新栽綠植1800平方米,繪制墻面彩繪1600平方米,清理紅旗渠兩岸500米,改造民宿和農家樂4處。

      “勤于思考,敢于探路,是干事創業的兩大基本特質,只有敢干、會干、真干,才有可能抓住機遇、干出成效,才能真正提升群眾的幸福指數。”新華路街道黨工委書記朱亮說。

      記者 王軍豪

    編輯:王克
    校對:蘇永樂
    審核:劉 飛
    相關推薦


    網友評論
    關于我們 | 廣告服務 | 版權聲明 | 聯系我們 | 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

    聊城新聞網 2006-2023 版權所有 聊城市新聞傳媒中心/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
   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80030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
  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(魯)字第720號
   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:18663509279 舉報郵箱:lcxw@lcxw.cn